材料一:2015年2月,重庆某学校女生发生群殴,两名女生抓着一名女生头发拳打脚踢;在福建某中学,两名女生轮流掌掴另一女生,该女生双脸被打至红肿。
材料二: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犯罪嫌疑人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林森浩。2015年1月8日,复旦投毒案在上海市高院二审,法院维持原判: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以辱骂、殴打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校园暴力,侵犯了受害者的哪些权利?遭遇校园暴力时,受害者应如何维权?
(2)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给了我们哪些警示?(答出三点即可,3分)
材料:2015年3月,亚投行朋友圈急速扩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倡议,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性重要金融机构。近期,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奥地利等国纷纷正式通报中国政府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 截止3月28日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已有42个, 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指出我们要积极推动构建地区金融机构交流的平台,推动亚投行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互补共进。亚投行的建立有利于加快亚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扩大全球经济总需求,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迈向命运共同体。
上述材料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至少4点,4分)
央视网2015年1月1日载,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候选人金旭,44岁。20年前,金旭为了救人不幸遭遇车祸,受伤致残。但他信守承诺,没有接受被救人一分钱。曾想过自杀的他,走出绝望后开办电脑培训班。因为体会过绝望的滋味,金旭对弱者充满同情。残疾人到电脑培训班学习,免费;贫困学生来学习,只收半价;有些贫困孩子连生活费都没着落,金旭就自己拿出钱来资助他们学习。每年过节,金旭都要掏出钱来,到那些贫困的残疾人家去慰问。每当从电视上看到有贫困孩子无钱上学,金旭就让学员们推着他找到那个孩子为他捐款。这些年,金旭向贫困学生和残疾人捐款捐物达到64万元。这些钱,都是他从一天一天教授电脑的收入中节省下来的。
结合课本知识分析金旭的事迹之所以感人的原因?(至少四个角度,4分)
初三(1)班同学平时十分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他们针对近一年来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其中共同研究。
信息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信息二: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是首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各抒己见】
(1)同学们首先召开了讨论会,就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进行了热烈讨论。你认为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是什么?
【释疑解惑】
(2)在讨论会现场,悬挂着很多宣传标语,其中一条写着“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有同学不理解这个标语包含的道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他释疑。
【精心设计】
(3)同学们准备对全校学生的宪法知识了解情况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请你帮助设计两条问卷题目。
【身体力行】
(4)根据调查情况,同学们准备举行一次以“青少年应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将演讲稿的要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要点不得少于三点,3分)
谁都希望到城市工作,可他却偏偏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到偏僻山村教书;谁都希望有一个相知相爱的终身伴侣眷顾自己,可他却偏偏得知自己身患绝症后毅然决然地推开了身边的爱情之神;谁都希望有更多的收入让日子过得舒坦些,可他却偏偏把有限的收入奉献给一个又一个贫困的学生。---他,就是乡村最美教师徐其军。为了控制病情,他每天服用7种药物并为此学会了自我透析。尽管如此,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他一丝不苟,教学质量始终名列前茅。他说:“我无法选择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我却可以奋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山道弯弯,从山里一直通向山外,连接着山里山外两个世界。我啊,愿做那吹笛的人,将牧童引向山外。”
(1)从上述材料看,徐其军老师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此时保持乐观心态至关重要。徐其军的事迹启示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
材料一:2014年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主要指标: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谈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何现实意义?
(3)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青少年如何保护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