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通过钩码质量可知: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2)为了探究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必须在同一条直线上,可用手   (选填“下压”、“翻转”或“旋转”)平衡的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能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4)做该实验时,选择小卡片,目的忽略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中与此相同的是   

A.选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B.选用质量相等的小球探究物体的动能和速度的关系
C.选用轻绳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D.选用2Ω和8Ω两个电阻串联代替10Ω的电阻

(5)如果完全忽略摩擦等因素的影响,用手指水平向右轻弹一下原本静止在滑轮之间某处的小卡片(钩码始终不着地),则小卡片离开手指后将做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直至碰上右侧的滑轮.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在探究“怎样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用导线将金属棒、开关、灵敏电流

计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悬挂金属棒静置于∪形磁铁的磁场中,此时两极正对区域磁感线的箭头方向是

竖直向  (选填:“上”或“下“)。

(2)灵敏电流计的作用是用来检测   的。若闭合开关后并未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经检查器材均完好,各器材间连接无误,那么接下来你认为最应该关注的器材是  

(3)小明认为是原来磁铁的磁性太弱所致,他提岀更换磁性更强的磁铁,就在他移动原磁铁时,你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了晃动,你认为接下来最应该做什么来找到让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原因   。(仅写出最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

(4)就根据上述探究过程,小明就说:“我们找到产生感应电流的秘密了!”此时你对小明的“成果发布”作何评价?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2 . 5 V 的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补充完整。

(2)正确连线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 . 2 V ,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2 . 5 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A ,额定功率为    W

(5)如表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序号

电压 U / V

电流 I / A

电功率 P / W

灯泡亮度

1

1.0

0.14

0.14

很暗

2

1.7

0.22

0.374

较暗

3

2.5

正常

4

3.0

0.32

0.96

较亮

(6)若将小灯泡换成阻值为 5 Ω 的定值电阻,利用本实验器材还能完成下列哪个实验   (选填序号)。

A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B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为预防新冠肺炎,小明用密度为 0 . 8 g / c m 3 的纯酒精配制了浓度为 75 % 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 75 % 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 0 . 87 g / c m 3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仍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

A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右移动游码

C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3)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98 g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 m 3

(4)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5)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g / c m 3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小明洗漱时感觉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这与课本中描述的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于是,他用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光屏、火柴、铅笔等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

(1)实验探究应在   (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   

(3)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 ,将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至适当位置,蜡烛 B 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多次改变蜡烛 A 距玻璃板的距离,相应移动蜡烛 B 后总能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有关”或“无关”)。

(4)小明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他将光屏放在蜡烛 B 的位置,光屏承接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C ,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不是 100 ° C ,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

A .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 .实验误差引起的

C .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