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中用甲醇、水、空气和铜粉制取甲醛溶液。下图是两个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装试剂前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 ;
(2)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的X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入的物质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两套装置中都需要加热的仪器有 (选填A、B、C);
(5)设计实验,检验实验后C中所得液体确为甲醛溶液: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反应可以制得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他们设计了如下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
试回答:(1)该实验中A部分的装置是____(填写装置的序号)。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经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D中反应后的溶液具有漂白性,请写出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
(5)该小组又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2.0 g,研磨后溶解,配制成250 mL溶液,取25 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H2SO4溶液,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1 mol/L的Na2S2O3溶液作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 2Na2S2O3+I2=Na2S4O6 + 2NaI 反应完成时,共用去Na2S2O3
20.0 mL。则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今有下列气体:H2、Cl2、CH4、HCl、NH3、NO、H2S、SO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当烧瓶干燥时,从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_,从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是____。
(2)当烧瓶中充满水时,可用来测量____等气体的体积。
(3)当烧瓶中装入某种溶液,用于洗气时,气体应从____口进入烧瓶。
铁在冷的浓硫酸中能发生钝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一定量的铁与浓硫酸加热时,观察到铁完全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实验室现有下列试剂: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0.1 mol/L KI溶液、3%H2O2溶液、淀粉溶液、蒸馏水。请你协助他们探究所得溶液和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_________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
验证猜想Ⅰ |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 |
||
步骤②:_________ |
含有Fe3+ |
||
验证猜想Ⅱ |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
含有两种气体 |
【实验探究】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判断该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评价: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甲欲用KMnO4测定FeSO4的含量。
(1)①实验前,首先要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200 mL,配制时需要的仪器除天平、药匙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KMnO4(酸化)滴定时,含硫酸亚铁的溶液放在_____(填仪器)中,高锰酸钾溶液放在______(填仪器)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____色。
(2)另一研究小组乙设计了如下测量方案:
①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②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有_____(按操作的顺序填写)。
A过滤;B洗涤;C萃取;D分液;E冷却;F灼烧
某学生用0.200 0 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以下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锥形瓶中溶液从色变为________色, 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浓度为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