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糅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与细菌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 。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 。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下面实验:
①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
②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
③然后甲乙两瓶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_______组成;属于无脊椎动动中的_________动物。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蚯蚓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是________,协助蚯蚓的运动。
(2)实验中,甲乙两瓶构成一组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其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一段时间后,_______瓶中的蚯蚓蠕动会逐步减弱;因为蚯蚓的呼吸是靠湿润的_________来完成的,干燥的环境将无法呼吸。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两张吸水纸,在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的种子发芽的情况如下表
(1)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是 ,当然种子的萌发还需要另外的两种环境条件是
和 .
(2)种子的萌发除了环境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即胚必须是完整的,而且是 的
(3)若要证明光照对种子萌发的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上表中的 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
(4)把萌发的大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大豆植株.发育成大豆植株根的是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而供给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5)根据上表中记录的情况,你认为大豆种子的萌发是否受光照的影响?
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
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
D.用酒精脱色。 |
E.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F.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1)请将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
(2)B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3)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
(4)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以下是老师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号瓶 |
2号瓶 |
3号瓶 |
4号瓶 |
|
处 理 方 法 |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适量的水,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较多的水,拧紧瓶盖 |
10粒种子,适量的水,拧紧瓶盖 |
室温 |
室温 |
室温 |
低温 |
(1)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4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
(2)2号瓶的作用是 ,该实验中共有 组对照。
如下图所示,在一个较大的玻璃缸中,下层装入颜色较深的黏土,第二层装入颜色较浅的沙土,上层装入颜色较深的黏土。每层都稍加按压,玻璃缸中的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选几条生长良好的蚯蚓放入缸内,每天都投入腐烂的树叶作为食物,玻璃缸上盖一玻璃片,但不要盖得过严。将以上装置放入温暖见阳光处5~6天,并观察土壤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不能盖得过严? 。
(2)观察到的现象是(只考虑土壤的变化): 。
(3)此实验说明: 。
(4)实验完毕后应注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