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糅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与细菌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设计3号的目的是,它最适合与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理由是

现有一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把盆栽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把一片叶的一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黄白色。
⑤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
(1)步骤①的作用        
(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        
(3)进行遮光处理的目的是        
(4)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成   色,原因是        
(5)叶片遮光部分呈    色,原因是        
(6)天竺葵叶片的银边颜色没有变蓝,说明        
(7)把叶片切成薄片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中分散的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8)这个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条件是            

右图是晴天的上午,张娟设计的用于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请你据图回答:

(1)此装置是否正确?   
原因是:        
(2)下午打开口袋,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了,说明袋内   较丰富,这是植物      的结果。
(3)在自然环境中蒸腾作用的强弱受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是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的方法和过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
第二次处理
方法
结果
方法
结果
甲组绵羊
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乙组绵羊
不注射脱毒病菌
没有患炭疽
注射强毒病菌
患炭疽


请分析回答: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_______。
(2)乙组绵羊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
(3)为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的这一措施属于_______。

下图是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实验时,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2ml的浆糊,再向2号试管加入2ml唾液,向1号试管加入____________
(2)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_____℃的温水中,效果较好。
(3)十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2滴碘液,预期2号试管________(填“变蓝”或“不变蓝”),该现象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淀粉酶分解了。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的起点是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