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等几位同学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放在水平面上,水平面A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物体P压缩弹簧到B点后从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弹簧恢复到原长与物体脱离,物体运动到D点停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 。(填序号)
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②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对同一根弹簧,物体P压缩弹簧至B点,从静止释放,运动到D点。测量 之间的距离和 之间的距离,并改变 之间的距离,测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得到:弹簧长度变化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小明学习了密度测量的知识后,想知道自己收藏的一块小石头的密度值,于是在征求老师同意后和小华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需要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
(2)把细线拴在石头上,先用量筒测出了石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石头的体积为 。
(3)再把石头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石头的质量为 。
(4)这块石头的密度为 ,这样测出的石头的密度值会偏 (填大"或"小" 。
小敏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时,不管在何种表面上,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要做 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敏比较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你认为小敏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
在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
(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两空均选填"变化"或"不变")。
(2)检查电路发现一处错误,指出连接错误的导线是 (填" "、" "、" "或" ")。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分别记下了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 图象。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 ;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它的额定功率是 。
(4)若实验过程中电压表的大量程损坏,在不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请你在答题卡中的方框内设计能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电路图。
小马和小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马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李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物理量滑轮组 |
装置甲 |
装置乙 |
钩码重 |
4 |
4 |
钩码上升高度 |
0.1 |
0.1 |
绳端拉力 |
1.6 |
1.4 |
绳端移动距离 |
0.3 |
0.4 |
机械效率 |
|
(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根据所测数据,请计算一个动滑轮的重力是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2)由计结果可以确定 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 ,由此可知,可采用 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随后小马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 选(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的靠近时,要想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当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