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两倍的元素共有3种 |
B.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大小比较:Cl->S2->Na+>Mg2+>Al3+ |
C.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出的放射性核素![]() |
D.相同条件下,测定同浓度的H2CO3溶液和H2SO4溶液的酸性,可比较C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 |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和H2:,发生反应:测得平衡体系中C02的百分含量(CO2%)与反应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理量中,a点大于b点的是
①正反应速率②逆反应速率③HCOOH(g)的浓度④对应温度时的平衡常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t℃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NO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
B.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O+SO3![]() |
C.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
D.K表达式中,C(SO3)指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浓度 |
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700 ℃时平衡常数为1.47,900 ℃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700 ℃到900 ℃,平衡体系中气体的密度变大 |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C.绝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温度不再变化,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
反应CO2(g)+2NH3(g)CO(NH2)2(s)+H2 O(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不变 |
B.减小容器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
C.增大CO(NH2)2的量,CO2的转化率减小 |
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 B.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 D.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