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为了解学生课堂发言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对他们某天在课堂上发言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表,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已知B、E两组发言人数的比为5:2,请结合图中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则样本容量容量是______________,并补全直方图;
该年级共有学生500人,请估计全年级在这天里发言次数不少于12的次数;
已知A组发言的学生中恰有1位女生,E组发言的学生中有2位男生,现从A组与E组中分别抽一位学生写报告,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所抽的两位学生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
如图,已知A(﹣4,),B(﹣1,2)是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
(m≠0,m<0)图象的两个交点,AC⊥x轴于C,BD⊥y轴于D.
(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一次函数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
(3)P是线段AB上的一点,连接PC,PD,若△PCA和△PDB面积相等,求点P坐标.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
(1)求证:AC2=AB•AD;
(2)求证:CE∥AD;
(3)若AD=4,AB=6,求的值.
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方向前行10m,到达B点,在B处测得树顶C的仰角高度为60°(A、B、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参考数据:≈1.414,
≈1.732)
已知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C、D是半圆弧上的两点,E是AB上除0外的一点,AC与DE相交于点F.①=
.②DE
AB,③AF=DF.
(1)写出以“①②③中的任意两个为条件,推出第三个(结论)”的一个正确命题,并加以证明;
(2)以“①②③中的任意两个为条件,推出第三个(结论)”可以组成多少个正确的命题?(1)中的除外,不必说明理由)
明月兔业养殖厂在兔舍外面开辟一个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活动场地,准备一边靠墙,其余三边利用长14米的旧围栏,已知墙长12米,问围成长方形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