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5分)“优先反应思想”是一条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及题目提供的相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黄。你认为使溶液变黄的微粒其符号是用实验证明你的观点,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2)用惰性电极电解由等物质的量的NaBr,KI, NaCl组成的混合溶液,阳极首先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3)己知常温下一些电解质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①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03, CH3COONa, NaClO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向浓度均为0.010 mol/L的NaCl, Na2Cr0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0.010 mol-L -1AgN03溶液,首先生成的沉淀其化学式为       
(4)分别向四份各100 ML,浓度均为2 mo1-L-1的FeC13溶液中,加入铁、铜组成的均匀粉末状混合物,得到如下数据: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粉末中铁、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I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据报道,化合物M对番茄灰霉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③___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__。
(2)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的含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类能发生碱性水解,写出检验这类同分异构体中的官能团(酚羟基除外)的试剂及出现的现象。试剂(酚酞除外)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两种C的含苯环结构且只含4种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反应①、反应②的先后次序不能颠倒,解释原因

莫尔盐【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是一种重要化学试剂,实验室用含油污的铁片来制取莫尔盐,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10%Na2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A物质可以为________(填编号)。
a.CuCl2 b.CuO c.Cu(NO3)2 d.CuSO4
(3)B物质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
(4) 加少量硫酸调节pH为 1~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Ⅱ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无水乙醇洗涤潮湿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是为了除去晶体表面残留的水分,不用加热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鉴定所得晶体中含有Fe2、NH、SO离子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通入适量Cl2,再加KSCN溶液,观察现象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现象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加水溶解,加入盐酸后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现象

光气( COCl2)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CO与C1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实验室中可用氯仿(CHC13)与双氧水直接反应制备光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CO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1、−285. 8 kJ∙mol1和−283.0 kJ∙mol1,则1molCH4与C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COCl2的分解反应为COCl2(g)Cl2(g)+CO(g) △H=+108kJ·mol-1。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同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示出):

①比较第2 min反应温度T(2)与第8min反应温度T(8)的高低:T(2) ____ T(8)(填“<”、“>”或“=”)
②比较反应物COCl2在5−6min和15−16 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v(5−6)
v(15−16)(填“<”、“>”或“=”),原因是
③计算反应在第8 min时的平衡常数K=;(列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血红素中含有C、O、N、Fe五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C、N、O、H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小的是(填元素符合),写出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式。血红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有,在右图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3)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和78 pm,则熔点NiO ________ FeO(填“<”或“>”);
(4)N与H形成的化合物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2N2H4(l)+ N2O4(l)=3N2(g)+ 4H2O(g)△H=-1038.7kJ/mol
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键有___________mol。
(5)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N的电子式,1 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6)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如下图所示。则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9:1
1:1
1:99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 c(SO32-)+ c(HSO3)+c(OH
(4)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图: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