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而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得张正字诗①
[宋]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此时张正字,书札到郊扉。
【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冬,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辞要职,闲居江州。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首、颔、尾联内容,简要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口
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颈联采用什么手法写出了古渡口什么特点?
(3)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现代诗歌鉴赏 (完成文后各小题,共6分)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中“海浪”“礁石”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特点?
诗中是如何刻画海浪对礁石的无情扑打的?想象诗中所呈现的情景,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末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诗中塑造了“小孤山”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宝钗分① ,桃叶渡②,烟柳暗南浦③。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①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前人每以分为两股的钗作为别时留赠之物。②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③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1)这首词的的上片表达情感极有层次,请加以分析。
(2)这首词的下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