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①。
注:①小单于:乐曲名。诗歌前两句是怎样以环境气氛来烘托角声的。
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在刻画“征人”形象方面的特色。
俞陛云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认为次句“用‘当’字固妙,接以‘汉月孤’三字,尤善写苍莽之神,宜其佳句流转,播为图画也”,结合诗歌,说说你对这一点评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鲁山山行①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释:①鲁山,一名露山,故城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西南边境。仁宗康定元年(1040),梅尧臣知襄城县,作此诗。有人说,颔联的“改”“迷”二字下得妙。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第四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诗中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晚秋”的?
研读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尾联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诗人的用意何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谒金门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本词有些版本在词牌之下有一题目:“怀故居”。这首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 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送裴侍御归上都①唐张谓
楚地劳行役②,秦城罢鼓鼙③。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注:①上都:古代通称京都为“上都”,指长安。
②劳行役:因公务而在外跋涉。
③秦城:指都城长安。鼓鼙:大鼓和小鼓,借以指军事。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称为“炼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五、六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当?为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曾有人说,这首诗虽然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并未着重渲染离别的凄然和伤感。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