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时,同学们向烧杯中倒入水,通过水给试管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试管中冰(或水)受热___________。
(2)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他们发现:冰和水升温快慢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_不同。
加热时间/min |
O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物体温度/℃ |
-6 |
-4 |
-2 |
O |
O |
O |
O |
1 |
2 |
3 |
(3)小军同学提出:如果一直加热下去,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吗?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她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选择______ 和______蜡烛,选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实验中保持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镜面时,它的像将 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成两个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
表一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6 |
-4 |
-2 |
0 |
0 |
0 |
1 |
2 |
3 |
表二 |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温度/℃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________ ℃.
(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没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 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_________ 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如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上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水的沸点是℃
(2)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现象,水沸腾过程中要(填“吸热”或“放热”)继续对水加热,它的温度。
某同学测石块密度时,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质量及游码所在的位置如图(a)所示,石块质量为g;再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如图(b)所示,石块的体积为㎝3;则石块的密度为kg/m3.
图(a)
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