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现实生活中,电化学腐蚀要比化学腐蚀严重的多,危害更大 |
B.在铜的精炼装置中,通常用粗铜作作阴极,精铜作阳极 |
C.氯碱工业,主要依托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烧碱和氯气 |
D.可充电的电池称“二次电池”,在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放电时,又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
将11.9 g由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2.7 g。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则沉淀的质量为
A.22.1 g | B.27.2 g | C.30 g | D.无法计算 |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
②若C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
③若C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先出现浑浊后澄清,则B可能为Al
④若C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将X和Y以物质的量之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H<0,a+b>c |
B.△H>0,a+b<c |
C.△H>0,a+b>c |
D.△H<0,a+b<c |
下列操作或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变深 |
B.实验Ⅱ :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
C.实验III:放置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
D.实验Ⅳ: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
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