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发育成成蛙。然后在饲养蝌蚪的水缸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了成蛙。
(1)以上实验中的变量是                        
(2)上述实验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3)根据以上结论推测,如果在正常蝌蚪的饲料中加入甲状腺激素,蝌蚪发育为成蛙的时间和个体大小与正常蝌蚪发育相比,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共同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探究是生物研究中的一种主要的方法,我们要不断培养这种能力,更要掌握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工作能运用这种方法。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3只
1只
0只
6只
2只
阴暗
7只
9只
10只
4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将同时死去的10条小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5条小鱼灭菌后放在无菌的塑料袋内保存起来,乙组的5条小金鱼被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数十天后,发现乙组的5条小鱼全腐烂了,再过十多天,小鱼腐烂的尸体也不见了,甲组小鱼保存完好。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说明 ,小鱼的尸体被 分解成了 ,这些物质又能被 吸收和利用,制造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2)该实验中甲、乙两组为什么要选用同时死去的5条小鱼?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 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为什么?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5)结论: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6)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光照会影响鼠妇这种动物的分布,其实非生物因素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的例子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来:

回答课外实践有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实验中的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植物类型和分布对 有影响,在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茂密的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的空气湿度最小。
(3)记录数据时,每次应多记录几组数据,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值。这样做的理是:
(4)该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雨后,小军看到一位爷爷在花园给花“浇水”,不禁好奇地问:“爷爷,刚下过雨,怎么还给花浇水?”爷爷笑道:“我不是在给花浇水,是用水冲掉叶片上的泥土,这样有利于花的生长。”“为什么冲掉叶片上的泥土有利于花的生长?”针对这个问题,小军进行了如下探究。
(1)根据学过的知识,小军作出了假设。他作出的假设应是
(2)为验证假设,小军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套在两个叶片上干燥透明的塑料袋,塑料袋的袋口扎紧。分析此装置可知,小军设计的实验的变量是
(3)小军先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实验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间,结果A内干燥,B内出现了一些小水珠。由此可知,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4)随后,小军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用燃烧的蜡烛耗尽A、B中的氧气,并迅速扎紧袋口,把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6小时后,将A、B内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内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5)小军还想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气孔堵塞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另取一个相同的实验装置,打开A、B袋口,将两支点着的卫生香分别迅速伸进袋内。小军的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内的卫生香继续燃烧,B内的卫生香熄灭。但实际上却是:A、B内的卫生均继续燃烧。要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小军应该怎么做?________请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