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欧阳修苦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
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太夫人:祖母。②荻:一种与芦苇相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③闾里:乡里。④或因而抄录:有时接着进行抄写。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教书字() B.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
C.刀劈狼首() D.太夫人荻画地()

翻译句子。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译文:
从文中看,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③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④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调:谐调。④诱:引导。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三马而三后()(2)术未也(   )
(3)今君则欲速臣(   )(4)此君之所以后也()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赵襄主学御王子期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子教我御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C.非先后也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
D.术尽惧其不也(《愚公移山》)

翻译句子。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私心(8分)
伦①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②,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之前朝贡禹。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者,岂可无私乎?”
注释:①伦:即第五伦,东汉大臣,字伯鱼。
②悫:恭谨,诚实。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叱遣之()⑵时人之前朝贡禹()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或问伦曰:“公有私乎?”

⑵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你怎样看待第五伦的“私心”?

阅读下面的古文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天大雨()⑵已失期()
⑶上使外兵()⑷楚人之()
与“陈胜、吴广乃谋曰”一句中的“乃”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羲之之书晚乃善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⑴天下苦秦久矣。
⑵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胜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阅读下面文字。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胜。
【注】①贾诩:张绣的谋士。②太祖比征之:曹操连续攻打张绣。比,连续;之,代张绣。 ③断后:行军时走在后面。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奈何追( )②而公曰必( )
如公言( )④纵留将断后( )
与“太祖比征之”中“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B.公与之乘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2分)
绣 以 精 兵 追 退 军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根据选文说说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场战争的胜利和张绣也有一定的关系,请问张绣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什么贡献?(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共1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乙】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注释】①祁黄羊:名奚,字黄羊,晋国大夫。②令:县官。③解狐:人名。④居有间:过了些时日。⑤尉:军事长官。⑥举:举荐。(《吕氏春秋》)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⑴发闾左適戌渔阳()⑵已失期()
⑶其谁可而为之()⑷用之()
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从【甲】文陈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原句):
写出与两文内容或主题紧密相关的成语(各写出两个):
【甲】: 
【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