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下列对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B.X、Y、Z均为气体 |
| C.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 | D.逆反应的ΔH > 0 |
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
该方案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制取HBr | B.该过程的副产品是Hg |
| C.该过程得到的气体只有H2 | D.该过程的本质是水的分解 |
下列离子或物质组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条件的是
| 选项 |
离子或物质 |
条件 |
| A |
Na+、K+、Cl-、SO42- |
c(Na+)+c(K+)=c(SO42-)+ c(Cl-) |
| B |
Fe3+、SO32-、Cl- |
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
| C |
Ba+、HCO3-、Cl-、H+ |
加入氨水产生沉淀 |
| D |
SO2、O2、NO2 |
通入足量NaOH溶液后,可能会没有任何气体剩余 |
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O->I2>![]() |
|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 C.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 |
| D.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
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
| B.若A为浓硫酸,B为炭,C中盛有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红色褪色 |
| C.若A为浓硝酸,B为金属铜,C中盛有淀粉KI溶液,则C中溶液变蓝 |
| D.若A为浓盐酸,B为MnO2,C中盛石蕊试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 |
|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
| C.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
| D.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