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用盐酸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滴定时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
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配制250 mL盐酸标准溶液。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1)以上各步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使用________作指示剂。
(2)滴定并记录V(NaOH)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 |
1 |
2 |
3 |
4 |
V(标准溶液)/mL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NaOH)/mL(初读数) |
0.10 |
0.30 |
0.00 |
0.20 |
V(NaOH)/mL(终读数) |
20.08 |
20.30 |
20.80 |
20.22 |
V(NaOH)/mL(消耗) |
19.98 |
20.00 |
20.80 |
20.02 |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V(NaOH) = mL =" 20.02" mL
他的计算合理吗? 。理由是 。
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则a 20.02(填“>”“<”或“=”)。
(12分)在烧杯里加入20 mL 0.1 mol/L的Ba(OH)2溶液,再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用滴定管向烧杯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实验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已去掉):
实验现象如下:
①灯泡逐渐变暗;
②烧杯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红色变浅甚至消失。
请依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灯泡变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变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消耗NaHSO4溶液的体积为______ mL,溶液呈______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向(3)得到的溶液中,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到恰好变为无色,此阶段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往一支试管中按一定的顺序分别加入下列几种物质(一种物质只加一次):
A.KI溶液 | B.淀粉溶液 | C.NaOH溶液 | D.稀H2SO4E.氯水 |
发现溶液颜色按如下顺序变化:①无色―→②棕黄色―→③蓝色―→④无色―→⑤蓝色。依据溶液颜色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以上药品的顺序是(写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选择必要的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仪器接口的字母编号)
(2)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标号)。
A.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 B.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
C.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 D.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
(3)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产物,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显红色,该同学据此判断,上述实验确有CaH2生成。
①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化学方法区分钙与氢化钙,写出实验简要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
(5)登山运动员常用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
.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银镜反应时,需银氨溶液________mol, 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与醋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________g醋酸。
(3)若使之全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新制的Cu(OH)2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溶解①BaCl2②NaOH③Na2CO3④过滤⑤滤液适量盐酸⑥蒸发、结晶、烘干⑦精盐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1NaCl(精盐)溶液,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