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的试剂如下:镁条、铝条、铝粉、钠、新制的Na2S溶液、新制的氯水、0.5mol/L的盐酸、3mol/L的盐酸、酚酞试液,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 |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
②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中 |
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比铝条快 |
③将新制的氯水滴加到新制的Na2S溶液中 |
|
④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已用砂纸打磨过)和铝粉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mol/L的盐酸和3mol/L的盐酸中 |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但铝粉消失比镁条快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③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由实验③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由实验②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
(4)实验④中,因为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铝比镁易失电子,该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5)通过实验④说明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 或 。
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
某科研小组用
和浓盐酸制备
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
的
溶液对其发扬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
与过量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
(2)反应
中的还原剂为。
(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肯定存在
和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离子(不考虑空气的
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
假设2:既不存在 也不存在
假设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
、1
、0.01
、淀粉-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
试管中 |
![]() |
步骤2: |
|
步骤3: |
高纯
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
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
和水,搅拌,通入
和
混合气体,反应3
。停止通入
,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
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
和
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③若实验中将
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
、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
固体:已知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
开始沉淀时
。请补充由(1)制得的
溶液制备高纯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
、
、
]。
①;②;③;④;⑤低于100℃干燥。
高纯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实验室以
为原料制备少量高纯
的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溶液:
在烧瓶中(装置见上图)加入一定量和水,搅拌,通入
和
混合气体,反应3h。停止通入
,继续反应片刻,过滤(已知
)。
①石灰乳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过程中,为使尽可能转化完全,在通入
和
比例一定、不改变固液投料的条件下,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③若实验中将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
、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t变化如下图。导致溶液中
、
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2)制备高纯固体:已知
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开始分解;
开始沉淀时
。请补充由(1)制得的
溶液制备高纯
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
、
、
]。
①;②;③;④;⑤低于100℃干燥。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作银镜,并与
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边振荡盛有2%的
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置过程中,溶液的
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
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
假设2:
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
能氧化
。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
,验证了假设1的成立。请写出
氧化
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
溶液中的
和
都氧化了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