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生产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 (g)+O2(g)2SO3(g)  ΔH= —196.6Kj/mol
(1)t1℃时,若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10L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8min后反应达到平衡,SO2的平衡转化率为80%,则这段时间内SO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2)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以下操作将使平衡正向移动并能提高SO2转化率的是    
A.向容器中通入少量O2           
B.向容器中通入少量SO2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E.向容器中通入少量氦气
(3)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SO2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D.相同时间内消耗2n molSO2的同时生成2n molSO3
E.反应体系中SO2、O2、SO3的体积比为2:1:2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聚合氯化铝是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单体是液态碱式氯化铝[Al2(OH)nCl6n],工业上常采用铝盐溶液部分水解制备碱式氯化铝,其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高岭土:Al2O3(25%~34%)、SiO2(40%~50%)、Fe2O3(0.5%~3.0%)及少量杂质和水。
①Al3+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为5.2。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溶解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加适量铝粉的主要目的是          
(3)溶液的pH需控制在4.2~4.5的原因是
(4)“蒸发浓缩”需保持温度在90~100℃,控制该温度的操作名称是     ,写出该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D、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1)若A、D、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A、D为短周期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2倍,③和④两个反应中都有红棕色气体生成,B的结构式是:;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

已知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的少一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3)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能被W溶液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的pH小于7,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已知Y的单质与Z的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Δ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的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写各项的序号)。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的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的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e.达到化学平衡后,再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A、B、C、D是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四种气体单质。E、F均为气体,且F为红棕色。有关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Y的化学式为、E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
(3)Y和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0.1 mol·L1的X溶液和0.1 mol·L1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现有四瓶丢失标签的NaOH、Na2CO3、AlCl3、NH4HSO4溶液,为鉴别四瓶溶液,将四瓶溶液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和记录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经略去):

请回答:
(1)A、W的溶液分别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所得固体为(填化学式)。
(2)D溶液pH(填“<”、“>”或“=”)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C、D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OH> .> >
NH4HSO4。(用化学式表示)
(4)等物质的浓度的C溶液与NH4Cl溶液相比较,c(NH4):前者后者(填“<”、“>”或“=”)。
(5)若在稀溶液中B、C按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则离子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