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装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实验操作如下:

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作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6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4
0.6
0.8
1.0
1.2

(1)当F=0.6N时,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N=     N ,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 =      N.
(2)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 F-G 图象.
(3)由F-G 图象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与压力FN的关系是          .
(4)向右拉动木板时,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影响?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摩擦起电的实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如图a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cm。
(2)图b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中所示,为℃。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 .(一条即可)。

(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合理即可)。

晴天正午,小健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______ (合理/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甲、乙、丙、丁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你选用______卡片;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健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______(可靠/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小健的同桌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另外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B.C.D.
(4)小健知道了光斑的成因后,又动手制作简易的针孔相机,他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如图戊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小健用针孔相机观察校园内旗杆顶上的国旗,如图己所示.则他在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国旗的形状是()


A.B.C.D.
(5)小健把针孔相机靠近旗杆顶上的国旗进行观察,则塑料薄膜光屏上看到的国旗的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6)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我校的小勇同学自备器材,主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其情形如图所示,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B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C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C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C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小勇同学在做探究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B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______;
(2)选择的蜡烛C与蜡烛A的大小、外形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C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蜡烛A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如果在蜡烛A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______(会/不会)承接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虚/实)像;
(5)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______(明亮/黑暗)环境中进行;
(6)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C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
(8)实验中如果把玻璃板向右倾斜,如图乙所示,实验则不能成功,理由是______.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高于/等于/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______加热;
(4)在第4min到第9min的这段时间内这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5)请你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______;
(6)如图所示,图______是沸腾前的现象,图______是沸腾时的现象;

(7)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