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
|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
|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
新航路的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 A.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
| B.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
| C.证明了地园学说 |
| D.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
1840年,文人汪仲洋认为: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林则徐也认为:洋人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这些荒谬的认识是缘于清朝的
| A.闭关锁国 | B.文字狱 | C.重农轻商 | D.政治腐败 |
根据张瀚《松窗梦语》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张毅庵,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由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这一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明朝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十分发达 |
|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受到欢迎 |
| C.杭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 D.杭州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十分明显 |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这一记载,最早发生在
| A.唐朝长安 | B.宋朝东京 |
| C.元朝大都 | D.明朝北京 |
春倌说春是民间说唱艺术。历代官府对春倌说春极为重视。在清朝和民国年间,每年立春这一天,州府县衙都要分别举行隆重的送春仪式。具体做法是在城郊先开春倌会,现场说春表演,烧香祭天,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由府官、县官亲自握犁赶牛,犁地三个来回。这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古代官员非常重视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示范作用 |
| B.政府非常重视在立春时节,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
| C.中国古代历代政府和官员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
| D.中国民间祭祀的活动多,内容丰富,教育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