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协约国联军总司令、巴黎和会期间任法国军事顾问的福熙元帅,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时,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某班同学对该观点出现了以下争论:一方同意此观点。认为通过《凡尔赛和约》构成的凡尔赛体系内部包含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导致新的战争。另一方则不同意此观点。认为,和约中有许多限制德国的规定,体现了争取和平的努力,必然会给世界带来和平。
请回答:你同意哪一方的观点?请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与各先进国家相比,俄国人开始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是比较容易的……第一,沙皇君主制在政治上的落后使得群众的革命攻击力量异常强大。第二,俄国落后使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与农民反对地主的革命独特地结合起来。
------列宁《论俄国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革命在相对落后的俄国发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是如何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夸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略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对商人以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孛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四: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的观点是什么? 结合材料说出他的根据。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3)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 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是个完美的世界!他还拥有东印度群岛!……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 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如何满足这 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是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有“世界历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一直以其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发展及中美关系的关注,而受到世人的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1949年2月7日,毛泽东首次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封面上,图中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时代》周刊为什么选择毛泽东为封面人物?(2分)你怎样理解图中的“民主统一”? (2分)其实现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1950年12月11日《时代》周刊的封面(下图),标题是:RED CHINA'S MAO.周刊封面的基调为红色,在人物的周围还画有许多红色的蝗虫。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时代》周刊的封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4分)
材料三1972年2月6日的期刊(下图),标题是: Nixon's China Odyssey.画面表现了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歌舞表演。其中,Odyssey(旅行)在英文中是一个具有积极乐观含义的单词。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材料四 2005年6月,《时代》周刊以“中国的新革命”为题,用20多个版面做了一组有关中国崛起的特别报道,导语则为“中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谅解才是出路”。
(4)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导语”的认识。(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