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5名女游客带着4个小孩在某森林公园赏花,为拍到"桃花雨",几名女游客使劲摇晃树枝,大量花瓣随之飘落,一根树枝被活生生掰断。当有人上前劝阻时,女游客不以为然地说:"花总是要落的嘛!"此行为虽"微",但影响却不小。
当今时代流行"微",微博、微信、微阅读等已走进百姓生活。在微公益、微服务等"微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类似于上述"桃花雨"事件的"微行为"却在散播负能量。因此,身处"微"时代,我们决不能忽视点点滴滴的"微行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微行为"--行为虽小,事关重大。原因何在?(两个方面即可。)
(2)请你聚焦现实生活,列举两个符合或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微行为"。(与材料重复者不得分,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3)请选取你所列举的其中一个"微行为"进行评析。(两个方面即可)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增强责任意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下面是这次讨论会的几个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完成如下任务。
【环节一:体验小康】
来自农村的陈改同学说:“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
来自城市的张革同学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压岁钱一份至少上百。”
(1)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环节二:解读小康】
针对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芳芳、玲玲和月月三个好朋友展开了下列激烈的讨论。

(2)请你谈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
【环节三:建成小康】
(3)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纷纷畅谈自己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

阅读习近平的两段话,回答问题。
第一段话: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二段话:
把全党全国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最强大的支撑。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使命,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无上光荣。
(1)结合第一段话,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民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状况。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从国家的角度讲,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作为青少年,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能做些什么?

材料一: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春,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他告诉记者,自从四年级就这样了,班里用拉杆书包的占了约30%,不光是书包不轻,做作业的压力更重,“连每天的午休时间都被占用了。”

材料二:欣赏漫画《我想快乐飞翔》

(1)材料中小春和他同学的遭遇,你遇到过吗?面对如此“负重”,你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2)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完全消除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轻装上阵”。这种观点对吗?
(3)结合材料二说明要让学生要做到“快乐飞翔”,“减负”应该减什么?学生要做到“快乐飞翔”,应该怎么做?

情景分析:
小芳是某初中应届毕业生,临近中考,她的心情一直很烦:妈妈希望她考上重点高中,老师希望她中考考状元;在与同学相处时,自己的作业没完成,其他同学又来找她帮忙……小芳的精神几乎崩溃,她感觉“太累了,太累了!”
(1)你认为小芳感觉“太累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小芳的好友,你打算给小芳提出哪些建议,让她从“累”中解脱出来?

材料一:观察下面漫画《女博士的就业观》

材料二: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50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

(1)请针对漫画中女博士“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