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各不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马可·波罗行纪》中描绘14世纪时中国人用纸币兑换银子的情景。但在当时的西方,人们还不知纸币为何物,他们把纸能等同银子的想法看为是极其荒谬的。他们还曾经要求马可·波罗收回这些无稽之谈。
(1)材料一中马可·波罗来中国时正值中国的哪一朝代?他在书中的描述为什么不是“无稽之谈”?
材料二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的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2)材料二 中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怎样?为改变这种形象,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举两例说明,2分)
材料三 下图为l971年11月8日时代周刊的封面,周恩来总理第四次成为其封面人物,封面英文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3)村料三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下图为l979年1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4)根据材料四,党的哪一重大会议开启了“中国的新时代”?邓小平为什么会被称为是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5)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虽然只有230多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奇迹,成为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有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的采取了行动。
——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
材料三:1865-1900发明专利达64万多种,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很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大国崛起美国》
材料四:二战以后,美国的工业产量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以上,黄金储备更是达到四分之三。90年代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1)材料一中“华盛顿创立美国”是通过什么战争来实现的?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2)材料二中“8年前的恐惧”指的是什么?为此美国采取了什么大胆、果断的行动?这一举措的中心措施和特点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在电力和交通工具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相关发明。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并指出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国梦,提出两条建议。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次会议上签订的?通过这次会议及随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形成了怎么样的国际体系?
(2)根据图二“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形成了什么国际格局?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如何?
(4)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什么新的趋势?其重要表现是什么?
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区域性交流到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信息高速公路将永远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产生比工业革命更深刻的影响。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1992年2月)
材料三: 一组国际经济组织徽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简单写出这一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2)“信息高速公路” 更加密切了世界间的联系,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材料二中的“信息高速公路”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3)材料三反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该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及其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纵观上述材料,人类社会由孤立分散逐渐走向联合统一,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对此略谈你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二: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1950~1973年是一个“黄金时代”, 1950~1973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西欧(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平均为4.5℅,日本为12.4℅,1950年-1974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西欧(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平均为4.4℅。
材料三: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各种有利条件,……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等因素,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材料四日本自民党5月30日上午召开国防小组和安全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批准了有关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建议草案。考虑到朝鲜的核及导弹开发,草案建议政府考虑使自卫队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建议草案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提出了加强岛屿防卫。
(1)材料一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3)当今,日本经济再次强大,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请你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
材料一:(见下图)佩里舰队到达日本
材料二: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用劳动制度,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材料三:政府树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材料四: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介入南联盟的内部矛盾,并轰炸南联盟。战争造成数千名军人和平民被炸死,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
材料五(见下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及其应对措施。
(2)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指的是谁?他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4)材料四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战争名称是什么?依据材料四,你认为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威胁人类进步与和平的因素是什么?这次西方国家以自由和人权为理由发动的战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5)材料五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