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会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被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米,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作 .如:图甲的实验是通过观察 ,间接地知道物体动能的大小,图乙的实验是通过观察 .间接比较两个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图甲的实验中,使用同一个球从不同高度滑下是为了控制 不变,探究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下表是小利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实验 次数 |
深度
|
橡皮膜在水 中的方向 |
形管左右液面 高度差△ |
1 |
3 |
朝上 |
2.6 |
2 |
6 |
朝上 |
5.4 |
3 |
9 |
朝上 |
8.2 |
4 |
9 |
朝下 |
8.0 |
5 |
9 |
朝左 |
8.2 |
6 |
9 |
朝右 |
8.2 |
(1)实验时通过观察 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
(2)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请列举出一个与此相关的实例: 。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1所示)。
(1)平面 所选的器材是 (选填:平面镜、玻璃板)。小明把蜡烛 点燃放在 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 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 的大小关系是: 。小明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 的距离;再让蜡烛 远离 ,则后面的蜡烛要 (选填:远离、靠近) 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2)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小明同学得到初步结论是: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 。
(3)如图2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 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2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硬币成像在 处
.硬币成像在 处
.硬币成像在 处
.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 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滑到坡底 处的时间 ;再次将小车从 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 滑到中点 处的时间 。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 处静止释放,并在 处开始计时,在 处停止计时。(选填: 、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 。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 (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 。
如图所示为玩具小风扇里的小直流电动机。
(1)小明同学将电池接到该直流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转动起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小明将电池反向接到电动机两端,看到电动机 (选填:原方向旋转、不转动、反向旋转)。
(2)学习了电磁感应知识后,小明同学想到:“直流电动机线圈转动时也切割了磁感线,那么线圈中是否也会产生感应电流呢?”于是小明将一个小灯泡连在直流电动机两端,用手搓动转轴,发现小灯并未发光。小红同学认为,这说明直流电动机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你是否同意小红的看法: ;若小明要继续研究,应该使用什么仪器比较妥当: 。
某班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做了以下不同的实验:
(1)第一小组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实物电略连接如图所示。
①开关闭合后,会发现 (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的指针反偏;
②将错误连接改正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时,发现灯泡不亮,你认为其原因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序号)
:小灯泡断路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太小
③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 ,灯泡强烈发光,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 (选填“小于”或“等于”或“大于” 。
(2)第二小组测量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采用如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为 , 。
①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将电流表改接到灯泡所在的支路,与灯泡串联,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 ;
③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