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杠杆在支架上的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其_______并静止.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
(2)小明在杠杆两边挂钩码(每个钩码相同),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
(3)在图中,杠杆质量不计,杠杆每格的距离均相等.当A处挂4个钩码,在B处挂_______个钩码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若A、B两处的钩码均向支点O移动两格后,杠杆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倾斜.
(4)在图中,A处钩码重2N,在C处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N.
某同学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请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牛奶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牛奶的质量为 ,牛奶的密度为
(3)该同学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小东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接下来小东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 运动,根据 的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等于摩擦力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实验中运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是 。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笔、量角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
(1)让入射光沿 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 上可看到反射光 ,若将纸板 向后折,将 (填“能”或“不能” 观察到反射光,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应在 。
(2)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 两侧的 和 ,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 方向射到 点,光会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
次数 |
|
|
1 |
|
|
2 |
|
|
3 |
|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 、 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 和橡皮筋伸长量△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上悬挂重力为 的物体时,橡皮筋 的伸长量为 ,橡皮筋 的伸长量为 。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 ”或“ ” 。
(3)将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
在测量标有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 ,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下降,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电压 |
2.5 |
2.1 |
1.7 |
1.3 |
0.9 |
0.5 |
0.1 |
电流 |
0.28 |
0.26 |
0.24 |
0.21 |
0.19 |
0.16 |
0.05 |
(1)根据题目要求,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中。
(2)从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 (选填“ ”或“ ” 端滑动。
(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小灯泡不接入电路时,其电阻最接近 。
(4)对比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电阻值,我们得出结论:随着小灯泡灯丝温度不断降低,小灯泡的电阻逐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