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明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⑴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温杯的品牌               B.水冷却的时间               C.水的温度
⑵请比较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
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
⑶请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小时的室温: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异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查阅得知细金属丝表面涂有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7.5伏,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伏)
0.3
1
2
4
6
7.5
电流(安)
0.06
0.10
0.12

0.20
0
彩灯亮度
不发红
弱光
较亮

很亮
灯丝烧断

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第4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丁,其读数为____安;
(2)从数据中发现,通过彩灯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同学用甲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伏,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
A.自来水 B.煤油 C.食盐溶液
(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00欧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安。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欧。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安。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温度t(℃)
70
60
50
40
30
20
10

电阻RT(欧)
22
28
35
44
56
73
94

(4)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明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如图乙)。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电压表的读数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丙)中两端接入一电压表。

A.ab B.bc C.ac

小阳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为了测定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5Ω。

(1)请你依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A1示数为________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2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3)在实验测量过程中,电流表A1与R0串联起来作用相当于________。

用实验室提供的常用器材(电源是一节干电池)测电阻时,小明与另外三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下列甲、乙、丙、丁四个电路图.

(1)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得数据如下:

电压表示数U/V
0.6
0.8
1.0
1.2
1.4
电流表示数I/A
0.18
0.24
0.30
0.36
0.42

请你通过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推断小明在实验中所用的电路图是图。
(2)另外三位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分别出现了下列三种异常现象:
(A)电流表示数有变化,电压表示数几乎为零
(B)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基本不变
(C)电流表烧坏
请你判断:按图连接的电路出现现象(A);按图连接的电路出现现象(B);按图连接的电路出现现象(C).
(3)请你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右图中画出I-U图线.分析图线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

示。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斜面
倾斜度
小车重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
S/m
有用功
W/J
总功
W/J
斜面的
机械效率
较缓
10
0.1
3
1
1
3
33.3%
较陡
10
0.2
4
1
2
4
50%
最陡
10
0.4

1

6

(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N;做的有用功为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