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同学们完成下列句子:(每小题1分,共5分)
①如果老师让我在大会上发言,我会在衣着上穿得
。
②在公共场所,我之所以会约束自己的不良习惯,是因为
。
③有人当众叫我外号时,我会。
④父母老师当众批评我时,我会。
⑤当受到别人的歧视或侮辱时,我会.
(2)请说说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如果在穿着方面不如同学,是否就低人一等,有点儿抬不起头来?
②如果同学家条件比较差,你怎样与他相处才能维护他的自尊?
③如果你有些与众不同,比如相貌丑一点儿,成绩差一点儿,脾气暴一点儿,有点儿口吃,带点儿外地口音等,你将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
以下是七年级学生小玲生活中的两个片段,请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填写。
【片段一】星期六晚上,小玲正在网上与QQ好友聊天。一位与小玲结识不久的20多岁的异性朋友,要求小玲把真实姓名、家庭地址、手机号码等告诉他。
(1)面对网友的要求,她应该
理由
【片段二】星期二中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小明告诉小玲,父亲再婚后,自己的厄运就开始了。继母不但不让自己吃饱,还逼迫他干大量的家务活,而且经常为了一些小事就打他,他身上到处都是伤痕。
作为小明的同学,小玲应该建议小明(2)
理由
观察下边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躺在病床上的人哪项权利受到了侵害?
(2)我们应该分别对漫画中的A、B、C三人说点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下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则:
规则一:购物、买票等要排队依次进行;人与人之间要讲文明、有礼貌;在家里要孝敬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中学生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规则三: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它侮辱人格的行为,有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1)上诉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在三类规则中,哪一类最具有权威性?与其他两类规则相比有什么特点?
(3)如果生活中没有这些规则将会出现哪些问题?为此,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香港,有的学生六七岁时就开始做义工,为他人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如在大人带领下到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图书馆把别人看过的书码放整齐。做过义工的学生说:关键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做不做,在于从小树立七这种意识。
(1)材料中“这种意识”是指什么?(至少说两种)
(2)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与、服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