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指出:“八路军的战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挥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
| A.在正面与敌后战场均发挥重要作用 |
| B.主要配合共产党抗战 |
| C.进一步放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 D.将游击战提到战略地位 |
“‘行中书省’本是官署名称。即中书省的支部或分部,也就是现代的省政府。每一个行中书省,都有一定的管辖区域。”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
| A.唐朝 | B.宋朝 | C.元朝 | D.明朝 |
在中央官制方面,清朝与唐朝最大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
| A.掌管最高军权的人数 | B.军机大臣的没置 |
| C.监察队伍的规模 | D.宰相的人数 |
“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的七位要人悄悄聚会,他们秘密起草了一封邀请信送往荷兰。信件的内容是邀请詹姆士二世的亲戚荷兰执政、奥兰治的亲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一起前来英国担任国王,保护‘宗教自由和财产’。”上述材料说明英国
| A.圆满完成了光荣革命 |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 C.开始进入外国人统治时期 | D.议会开始挑选王位继承人 |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 A.习惯法体系 | B.公民法体系 | C.万民法体系 | D.自然法体系 |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 A.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 B.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
| C.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 D.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