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牌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
①有一些习惯法 ②是成文法 ③是公民法 ④是万民法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④ |
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 )
A.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 |
B.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
A.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
B.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
C.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
D.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
一百多年来对义和团评价的起伏,折射着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的涨落。下列关于义和团的研究评价文章可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是( )
A.一次中国人民反侵略运动集中爆发的英勇斗争 |
B.一场“迷信”、“蒙昧”充斥的反现代化运动 |
C.一场带有盲目排外但正义的反帝爱国运动 |
D.一场不遵守与各国外交盟约的农民发动的暴动 |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该学者的观点肯定了民国政府( )
A.推崇尊孔复古 | B.完善代议制民主 |
C.加强中央权力 | D.颁布《临时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