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中国某一个时期,许多人呼吁总统赋予内阁全权,召开全国和谈大会,并要求:改组内阁,网罗全国和平民主人士,充实和平的内容。他们甚至计划发动国人,一致拥护和平。该事件是指(    )

A.1912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对清廷的呼吁
B.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共产国际所提建议
C.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美国对国民党的希望
D.1949年国共和谈期间,政界对国民党的建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的深圳举办了纪念“轮船招商局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的活动,在下列论文中最为切题的是( )

A.《近代珠江三角洲的水事管理新格局》
B.《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C.《晚清官督商办企业制度的流变与困境》
D.《试论一九四六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有一学者指出,“乙未以后,北洋新军肇建,维新运动大起,革命运动亦萌芽于海外,而戊戌、庚子之变继起于中枢”,中国政局这一系列巨变都与某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

A.八国联军侵华 B.洋务运动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中日甲午战争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

职业
自耕农
佃农
工场工人
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自然经济已经瓦解②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④丝织业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中世纪末期,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其根本原因是()

A.教会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教会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
C.教会对人民的影响无处不在 D.早期资产阶级力量比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