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摘自《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3)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基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利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1.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

2.

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此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得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共不得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主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②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
(3)福得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等角度论证皆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政策,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
--据(法)托《论美国的民主》

1.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啊、哪些人不享有民主权利?

2.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规定怎样的变化?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1.

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旧有的阶段贵贱的社会差别。
--据(美)费正清《观察中国》

1.

为实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梦想,中国近代各阶段做出了哪些努力?

2.

为提高农民地位,中国近,现代各阶段制定了哪些纲领和政策?

3.

1949年以来,中国参加了哪些国际组织,见证了"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