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风雨飘摇陷深渊】
材料一   1929年10月下旬,一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风暴首先猛烈袭击美国,不久扩大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与危机前的最高点和危机中的最低点相比,英国出口额下降了50%,美国下降了70%,德国下降了69.1%。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高等教育出版社
(1)据材料一,说说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有何特点?
【狼烟肆虐心犹寒】
材料二    20世纪两场战争简表(如下)

时 间
战场位置
参战国
1914-1918
欧洲、非洲、亚洲(中东)、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0多个
1939-1945
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0多个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20世纪以前的战争相比,20世纪发生的这两场战争有何不同?
【且行且思归正道】
材料三     如下图
 
注:图一为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二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弧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6道弧线组成地球的形状,表示世贸组织是由不同成员国构成的国际组织。
(3)据图一,说说联合国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据图二,说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适应了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的需求?
【可期可待开新篇】
(4)今天,我们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如:人口压力与环境恶化、经济上的不公平、恐怖主义、全球性疾病等。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何好建议?试说出两条。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在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日益腐朽的形势下,出现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揭露、批判旧制度的腐败现象,他们的学说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束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并贯彻革命的始终。
材料二(在叛乱各州)“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民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18世纪后期体现启蒙思想家主张的法律文件有哪些?(举两例)⑵材料二中的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材料三中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
⑶19世纪末 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其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你有什么启示?

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现代外交的年代尺,仔细阅读,回答问题

(1)A点处应该标记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1分)这次会议有何特点?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2)哪一外交成就让图B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20世纪70年代中国还取得那些外交成就?
(3)根据所学的知识,你认为哪些外交成就可以标记在C点处?
(4)纵观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其中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等。
材料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就新形势下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共同反映了哪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2)此事件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的具体体现?这一伟大构想的内涵是什么?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得管辖。试以古代史上相关史实加以证明。(至少举一例,1分)
(4)依据材料二回答,我国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5)两岸打破隔绝状态,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哪年?
(6)分析材料三,你认为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

上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世界跨入了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大战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分别写出图中A、B两国及它们所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
A国名;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B国名;所在军事集团名称
材料二

(2)图2 反映的事件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该事件后,为保卫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阻击日军,取得____ ______战役的胜利。(2分)“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寄慰百团将士》一诗中盛赞的“此役”是指____ ______。(2分)
(4)在中国军队阻击日军的岁月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在激烈进行,___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分)
材料三两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名称
参战国
(个)
卷入人口
(亿)
参战人员
(亿)
伤亡人员
(亿)
直接经济损
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5)从材料中,我们看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一场巨大的灾难。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2分)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法治”“改革”,中央集权制;道家既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提出“无为而治”。
材料二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材料四辛亥革命失败了,但它孕育了一场更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处在北洋军阀封建专制黑暗统治下,在民主与专制的思想交锋中,陈独秀以他早年对民主的热烈追求不能不成为新的运动的先导。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材料二描述的作品体现了什么思想?
(2)伏尔泰是哪一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请举出两例受此运动影响的欧美革命。
(3)材料四中“更大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请写出这场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4)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文化运动,有何共同的历史作用?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