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写作。(一)片段练习:联想与想象训练。
本学期第六单元的课文,都是联想和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在写作中,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就好比长出了“千里眼”“顺风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
现在 请你运用这种方法,调动修辞手法把“遥望” “繁星”“ 闪烁” 三个词合情合理地扩展成一段150字左右的语段, 130字也可。
作文。
爱在细节中,跟课文学写作。 下面的一组画面,一定会触动你内心的柔软之处,使你的思绪不再平静……
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的 ‘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阿长与〈山海经〉》
他用两手攀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
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台阶》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
老人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受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信客》
请以“我和我的父亲”为题目(也可以是“我和我的爸爸”),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作文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若用校名一律以“希望学校”为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③有真情实感,叙述描写具体生动。能够恰当运用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④不低于500字。
作文 :
请以“崭新的生活”为题,自选角度,写出对初中生活的点滴感受。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勿写错别字
3、有事例,有真情实感。
【审题指导】
【优秀习作】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在遇到某人某物、经历某个事件后,受到影响,自身产生或大或小的改变。一部《山海经》改变了鲁迅对长奶妈的看法,一个背影改变了朱自清对父亲的态度,而老信客的一次错误一番话语,更是改变“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任人”的人生轨迹。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改变了我》为题作文
要求: 1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注意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班级的师生的真实姓名2.卷面要工整3.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