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了蝗虫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分别标号为A、B,一只把头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露出头部(如图1所示).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相关问题(共12分)
(1)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推测先死亡的是______试管中的蝗虫,原因是蝗虫呼吸气体进出的门户______位于______部.
(2)蝗虫可以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中重要一条是具备了坚韧的______,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可以有效地防止______.
(3)通过蝗虫的呼吸我们可以联想到以下知识:
用蚯蚓做实验时,要保持体表的湿润,关键是它呼吸气体的部位是______;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常见动物,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呼吸结构是______;而哺乳动物则是用______进行呼吸,并且出现了____,把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从①、②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③、④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四幅图中的信息外,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再写出几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甲、乙、丙、丁四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乙、丙、丁三块载玻片的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食盐、肉汁和冰块时,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分析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在乙、丙、丁载玻片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甲载玻片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乙的食盐、丁的冰块对草履虫是______刺激。
丙的肉汁对草履虫是_____刺激。
(4)结论: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
种子不萌发 |
(1)本实验中乙装置起____作用。
(2)实验甲和乙,变量是_____
(3)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在探究“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浸出液的泡制:取一个大水槽,装入五千克清水,再放入约一千五百克土壤,充分的搅拌,使土壤中的无机盐溶解在水中,静置,待水澄清后,得到的水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
(2)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器皿中继续培养。两周以后,观察这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和颜色是否相同。
现象:蒸馏水培养的幼苗长势弱,根系不发达,微黄;
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颜色鲜绿。
结论:
为了更好的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可直观的观察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具体操作如下:添加步骤:在两块载玻片上分别滴两滴蒸馏水、土壤浸出液,把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溶液全部烘干后,观察现象。
现象:滴蒸馏水的载玻片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但滴加土壤浸出液的载玻片上留下一些白色物质,这些白色物质是
结论: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皿编号 |
种子的数量(个) |
种子所处的环境 (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
A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20℃ |
B |
3 |
无水 20℃ |
C |
3 |
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或纱布 —10℃ |
D |
3 |
水淹没种子 20℃ |
(1)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
(3)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4)如果在严格按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用于实验的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方面寻找原因。
(5)若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皿,分别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
第二步:,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
请分析回答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有关问题:
(1)我国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量燃烧含高的煤。
(2)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时,用食醋和清水配置的模拟酸雨的pH值要(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6。该实验要设计对照实验,除了设置喷洒模拟酸雨的实验组,还要设置喷洒的对照组。同时,为了使实验结果可靠,还需要设置。
(3)请写出酸雨危害生物的一个具体事例:。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同时做好污染物的回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