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实验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浸出液的泡制:取一个大水槽,装入五千克清水,再放入约一千五百克土壤,充分的搅拌,使土壤中的无机盐溶解在水中,静置,待水澄清后,得到的水溶液就是土壤浸出液。
(2)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器皿中继续培养。两周以后,观察这两株玉米幼苗的长势和颜色是否相同。
现象:蒸馏水培养的幼苗长势弱,根系不发达,微黄;
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根系发达,茎叶生长旺盛,颜色鲜绿。      
结论:                                                              
为了更好的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可以设计如下实验,可直观的观察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具体操作如下:添加步骤:在两块载玻片上分别滴两滴蒸馏水、土壤浸出液,把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溶液全部烘干后,观察现象。
现象:滴蒸馏水的载玻片上没有留下任何物质,但滴加土壤浸出液的载玻片上留下一些白色物质,这些白色物质是            
结论: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株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食品发生霉变的现象,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伤害。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霉菌生长需要哪些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用品:滴管、自来水、纸盘、透明塑料袋、未加防腐剂的新鲜面包等。
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甲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你分析他们小组可能要提出什么探究性问题?
(2)根据生活经验,请你推测甲组实验中最先长出霉菌的是(填序号)。
(3)该小组同学原本要利用乙组实验来探究常温下水分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但在实验设计时出现了错误,请你帮他们改正过来,并说明理由。
(4)通过探究活动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你认为霉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
(5)为了防止家中食品发生霉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和幼苗进行的生理作用,A、B装置间用玻璃管连接。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的种子变成B装置中的幼苗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自身应具备的条件是
(2)向A装置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B装置中幼苗的光合作用将(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3)B装置中幼苗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要验证幼苗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可将图中连接B装置的玻璃管左端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同时对B装置进行处理。

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对照组是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 “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家庭尝试制作酸奶的步骤: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0 C--430C)→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
(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
(2)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
(3)发酵时要将盖密封的原因是
(4)产生酸味的原理是
(5)为何加酸奶前进行冷却

以下是设计的“探究种子萌芽的外界条件”实验请你帮他一起完成。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法
10粒种子,拧紧瓶盖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较多的水掩住种子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10粒种子,拧紧瓶盖倒适量的水
室温
室温
低温
室温

回答下列问题:
(1)1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2)2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3)3号瓶没有萌发,是因为      
只有号瓶的种子可以萌发。
(4)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