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内外阅读,填写合适的内容。
⑴亲近大自然。“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① ,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② 的弹跳,再以一个③ 、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那是落日的奇观;“……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④ ,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⑤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⑥ ,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这是赏花的情趣。
⑵漫步古诗园。春雨沙沙,望着草色青青,想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① ;绿树成阴,听着黄鹂声声,想到《三衢道中》的诗句“② ,添得黄鹂四五声”;我会用《观书有感》中的“③ ?为有源头活水来”启示母校的同学们做实践的主人;我会用《石灰吟》中的“千锤万凿出深山,④ ”鼓励地震灾区的小伙伴去做生活的强者。
⑶走进文化廊。人物有美称:《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中的聂将军有“① ”的美称;经典有出处:“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这段传神的外貌描写, 出自中国古典小说② ;科学有奥秘:斯帕拉捷用实验解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后来,人们通过进一步研究,把③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
阅读迷宫。
牧童妙联惊先生
陈先生是个爱好吟诗作对的老夫子,这年被请到乡下教书。
一天中午,陈先生午休,只听梁上老鼠“吱吱叽叽”打闹,便捡起一土疙瘩砸过去,几只老鼠被惊散。可陈先生正要入睡,梁上又是一阵“叽叽”叫,吵得心烦——再砸——再吵……陈先生没了睡意,用笔在墙上画了只活灵活现的大花猫,并埋着嗓子细声学着猫叫,吓得老鼠四处逃散。陈先生笑笑,随口来了句:“壁上画猫惊闹鼠。”下午他让学子们对下联,可大家都对得不满意。这时,突听窗外传来一句“田头草人吓麻雀”。陈先生一惊,到堂外一看,原来是给富户家放羊的孤儿朱小,今年才十三岁。
陈先生心想,靠偷听学习竟学得如此好,若收入堂正规学上几年定成才,便出联考他:“新竹长,长过老竹,新青胜蓝。”朱小脱口而出:“老树高,高过新苗,老盛新茂。”陈先生不敢相信,一个十三岁的牧童如此了得,便将他收入学堂读书,分文不要。
后来,朱小竟成了淮阴侯身边的高参!
(1)陈先生对学子们对的下联不满意,而朱小能对出,这说明了什么?
(2)“壁上画猫惊闹鼠”是先生根据午休亲身经历而来,而“田头草人吓麻雀”是朱小看到什么情景而应的对呢?
(3)“新竹长,长过老竹,新青胜蓝。”有新竹超过老竹的意思,暗含对后辈的夸奖;而“老树高,高过新苗,老盛新茂。”表面意思是什么?暗含着什么意思?
(4)“后来,朱小竟成了淮阴侯身边的高参!”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说明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5)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文章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阅读迷宫。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又()又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弄、搬、找)些小木片,错杂着(堆、垒、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捆扎、缠绕)起来;然后把苔藓(捏、挤、踩)紧,(压、踏、踩)平,使那建筑物足够(),足够()。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又()。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
(1)准确地说明来自细致的观察和词语的恰当运用,、、三个词,写出了搭窝的步骤。松鼠搭窝的复杂动作是用一系列动词写出的,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动词填空。
(2)在文中画横线的地方填入下列词语:舒适 暖和 干净 坚实 宽广 安全
(3)这一自然段是在介绍松鼠的什么生活习性?表明了松鼠的什么特点?
居里夫人是波兰人,她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在取得成就、受到人们尊敬时,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代教自己法语的欧班老师。∥
1920年春天,玛丽·居里和他的丈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作,终于从大量的沥青和铀矿中提炼出一克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打开了进入原子时代的大门。有一天,(欧班老师 玛丽·居里)收到了一封挂号信,信上的署名是(欧班老师 玛丽·居里)。一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的教师写信呢?他用颤抖得手拆开信封。
欧班老师读完信,泪水立即用处眼眶。原来,玛丽·居里就是20年前门门功课都靠第一的小姑娘玛丽亚。居里夫人在信中向老师深表敬意。她告诉老师,自己一直在法国从事科学研究,她诚恳的邀请老师到巴黎作客,还寄来了全部的往返路费。∥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著名:
②默默无闻:
(2)按分好的段落,概括各段段意。
一:
二:
(3)文中,哪句话写出居里夫人的巨大成就?用“-”划出。
(4)文章主要写了()
①居里夫人平易近人。
②居里夫人成为名人后仍非常热爱和尊敬自己的小学老师。
强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形态优美,鸣声嘹亮,从很远的古代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丹顶鹤能活五六十年,在飞禽中是比较长寿的。人们因此把丹顶鹤和不老松画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叫做“松鹤延年”。其实,丹顶鹤生活在沼泽地区,从来不落在松树上,也不在松林里觅食。
严寒季节,丹顶鹤在长江中下游过冬,每年3月中旬,沿着我国海岸线成群结队向北迁徙。它们的飞翔力量很强,飞行时头脚前后伸直,鼓翼缓慢,常排成“Y”形或“V”形的队列。它们飞过高山林海,在河岔或沼泽地带觅食。它们吃鱼虾和芦苇的嫩芽,也吃软体动物,偶尔也飞到田间啄少量的农作物,夏季还捕食丛中的蝗虫。
丹顶鹤在4月中旬营巢繁殖。它们把巢筑在四面环水的浅滩上。巢用枯芦苇搭成,周围往往密布着枯草,形状像个平放的浅盘子,直径有1.7米左右。一只雌的和一只雄的组成一个家庭。一窝一般产两个卵,也有产一个的。一个卵足有半斤重,椭圆形,苍灰色,壳坚厚。雄的在白天,雌的在夜间轮流孵卵。
在繁殖期间,丹顶鹤抗击敌害的能力很强。有一次,我们在沼泽地里看见丹顶鹤和老鹰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那是个晴朗的日子,一只老鹰窜进了雄鹤的筑巢区,在空中盘旋觅食。正在孵卵的雄鹤发现了,马上发出了响亮的叫声,迅速地飞起来向老鹰猛攻。它们从天上打到地下,又从地下打到天上,翎毛纷纷落下。凶猛的老鹰显然不是雄鹤的对手,节节败退,最后狼狈逃窜了。雄鹤凯旋而归,雌鹤出巢欢迎,它们鸣唱跳跃,场景十分动人。
丹顶鹤的孵化期为30~33天。邹鹤出壳前发出哜哜的叫声,它的父母听到了就轻轻啄开蛋壳,邹鹤便爬出壳来。它全身长着黄褐色的绒毛,背部中央色彩比较深些。刚出壳的时候,邹鹤蹒跚而行,摔了几个跟头之后就能站稳脚步,跟随父母在浅水中觅食。到白露前后,就能追随父母,成群结队南迁了。
丹顶鹤是我国特产的大型观赏鸟。它们分布的区域狭窄,数量稀少,我们必须加倍爱护它们,让这些珍禽把我们的锦绣山河点缀得更加美丽。
(1)解释下列词语:
狼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邹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松鹤延年”造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丹顶鹤的生活环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是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详写了哪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我国丹顶鹤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呀!
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将本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短文的主要内容,将正确的一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赞扬了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②表达了“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③赞扬了动物深沉、伟大的母爱。
(3)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4)理解文中的词语(第6自然段):
①“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敌人”指的是____________。
③“精疲力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