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其中X与W处于同一主族,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中最大(稀有气体除外).W、Z之间与W、Q之间原子序数之差相等,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简单离子半径小于Z的简单离子半径 |
| B.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相同 |
| C.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被Q单质氧化 |
| D.Q可分别与X、Y、Z、W形成化学键类型相同的化合物 |
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
|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
|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含有少量BaSO4的BaCO3 |
| D.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可以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等杂质 |
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2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强 |
| B.在H2O2分解过程中,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
| C.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
|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NaOH溶液:K+、Ba2+、Cl-、HCO3- |
B.0.1 mol·L-1 Na2CO3溶液:K+、NH 、NO 、SO![]() |
| C.0.1 mol·L-1 FeCl3溶液:K+、Na+、I-、SCN- |
D.0.1 mol·L-1 HCl的溶液:Ca2+、Na+、ClO-、NO![]()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78 g 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
| B.常温常压下,22.4 L二氧化碳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
| C.1 L 1 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
| D.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3 NA个电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B.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
| D.酯类和糖类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