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亦乎(   )               (2)温而知新(   )
(3)与朋友交而不乎(   )       (4)知也(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句子:                                                                  
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课外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解释下列划线词。
友人来过( ) ②逾年而事(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曾不能毁山之一( ) (2)其不已也 ( )
(3)子子孙孙无穷也( ) (4) 无陇断焉 (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何苦而不平?
从课文学习中我们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1)江(长江)阴
(2)衡(衡山)阳
比较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说说有何不同之处。

阅读下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朱寿昌,刑部朱侍郎巽之子。其母微,寿昌流落贫家,十余岁方得归,遂失母所在。寿昌哀慕不已。及长,乃解官访母,遍走四方,备历艰难。见者莫不怜之。闻佛书有水忏者,其说谓欲见父母者诵之,当获所愿。寿昌乃昼夜诵持,仍剌血书忏,摹版印施于人,唯愿见母。历年甚多,忽一日至河中府,遂得其母。相持恸绝,感动行路。乃迎以归,事母至孝。复出从仕,今为司农少卿。士人为之传者数人,丞相荆公而下,皆有《朱孝子诗》数百篇。——《梦溪笔谈》
注:①微:地位很低; ②慕:有思念的意思;③闻佛书有水忏者:听说佛经里有被称为“水忏”的(方法);④摹版:制成版;⑤司农少卿、丞相荆公:官名
解释下列划线字
得归 ()② 长()
得其母()④ 仍剌血忏()
翻译下面句子
乃迎以归,事母至孝。
朱寿昌十分思念、孝顺母亲,请你概括他思念孝顺母亲做的两件事情。

课内文言文阅读
给下列划线字解释
拟作群鹤舞空()② 多趣味()
以金钗()④为两段 ()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之义。
①造饮尽,在必醉()()
置酒招之()
③曾不吝情去留()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文章刻画的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