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光屏上像未画出),如图所示:
(l)利用图中成像特点制成的是 (选 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2)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3)如图所示,烛焰的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若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仅向右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定该眼镜片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镜。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2)实验过程中发现,从给水加热到水开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下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有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50Ω 2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9V.
(1)本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为的滑动变阻器;
(2)图甲中已有部分电路连好,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3)实验前在检查仪器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则接下来的操作是 .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9V,电流表示数几乎为0,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4)排除电路故障后,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并绘制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在多次测量中还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5)整理器材时发现滑动变阻器的PA部分比PB部分热,原因是 .
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g;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cm3.
(2)小芳根据实验中的测量数据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 (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首先猜想: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C.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华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让小球从斜面上某一高度静止释放,撞击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图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小华通过比较甲和乙得出的猜想 (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
(2)小华通过比较两次实验,得出猜想A是正确的.
(3)你认为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C是错误的.
(4)小华在本次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