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部分国家竞争力指标得分情况(分值满分为7)
材料二:贵广、南广……伴随一批高铁新线的开通运营,短短10年间中国就建成了占世界总里程一半多的高铁线路。高铁开通后,人流、物流周转加快,带动沿线经济转型,激发人们更多地走出家门,仅2014年就有约8亿人次选择高铁出行。
材料三:中国高铁从2004年引进技术之初,就没有满足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不断地攻关研究,并始终坚持自我超越。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结合材料三,谈谈中国高铁的发展,为中国制造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2)积极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积极创建优秀班集体】
有一个班集体学习氛围很好。口语优异的英语课代表每天为同学们用英语讲一个小故事;酷爱文学的语文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选取“每日一句”;数学特好的数学课代表为同学们精心准备“每日一题”;思品课代表则每天准时为同学们播报“每日要闻”……这些活动不仅极大地培养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同学们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期末班级评比中,该班以明显优势赢得了“优秀班级”称号。
(1)这段材料体现了该班什么特点?
(2)进入中学以后,我们都有了自己新的班集体。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创造一个优秀的新集体?
曾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敬老之星等荣誉称号的黄久生,从小事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很小就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他的的“涌泉”不仅喷向了恩人,而且洒向了社会。从1996年起,逢年过节,潢川县的680多名鰥寡孤独家庭都会收到黄久生捐赠的米面等年节货物和现金,他坚持这样的善举已经13年了,他也因此被称为“680多名鰥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除此之外,每当家乡兴建利民工程,或者知道了谁有燃眉之急,他也时不时的慷慨解囊,他不仅帮助家乡的老人,还采取隐姓埋名的方式捐款给两名白血病儿童。他常说;“在帮助别人时,我觉得快乐、很幸福。”
(1)结合黄久生的事迹思考,为什么我们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要常怀感恩之心?
(2)黄久生说;“在帮助别人时,我觉得快乐、很幸福。”这句话体现了九年级第四课的一个什么观点?并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材料一: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材料二:温家宝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点还很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1)上述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2分)
(2)请你选择一个角度,谈谈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为庆祝建国57周年,学校准备出一期手抄报来展示我国所取得的成就,请你和同学们一起来参加筹备工作。
(1)你将通过哪些途径去搜集有关资料?
(2)你的手抄报打算设计几个版块?这些版块的标题是什么?请你为本次展览设计写一份结束语。(可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原因来写)
【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请你谈谈对“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这一论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