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一:法治中国的世界回响。据国外相关媒体报道,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提升中国的国家治理,将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深远影响。在世界的注视下,中国建设法治国家新的路线图已经展开。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将为世界带来谋发展、促繁荣新的信心与希望。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国家公职人员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1)为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国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青少年如何为落实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作出努力?
材料一:好习惯有利于身心发展;坏习惯会妨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和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材料二: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抓紧这个时期养成好习惯,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1)结合材料,请回答习惯对人影响有哪些?
(2)结合材料,请回答培养好习惯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月下来了,在这个新的集体中,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为了做一个大写的人,做到“自尊自信”,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活动,进一步增强“自尊自信”。
(1)你认为本次活动可以采取哪些形式。(2分,不少于两个)
(2)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3)你认为开展本次活动有何意义?
材料一:袁隆平,被人称为“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和“一个名字创造了1000亿元价值”的人,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增产的粮食每年能为世界解决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材料二:北京奥运期间,几十万名奥运志愿者无偿服务在各个奥运赛场,奥组委只为志愿者提供市内交通和餐饮费用,其他费用一概由个人承担。
(1)材料一中袁隆平追求的人生价值是什么?
(2)看了材料二,有的同学认为,这些志愿者无偿服务,太吃亏了,不值得。对此,你怎么看?阐述你的观点。
(3)这些事例对你迈好青春第一步,实现生命的价值有何启示?
在2014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到来前夕,某中学九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以“宪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活动。
[资料组]2014年11月14日下午,深圳福田区5名新任命公职人员面对国徽,庄严向宪法宣誓。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后,深圳首次举行公职人员就职宣誓活动,在广东省也属首次。
[实践组]分头采访了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作假冒伪劣产品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1)资料组收集的资料中,国家机关公职人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
(2)在实践组分头采访的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哪些要求?
代学者顾宪成撰有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后来北京一青年仿此撰写一联:风声雨声不吱声,了此一生;国事家事不问事,平安无事。胡耀邦同志为了批驳北京青年的消极思想,撰写一联:风声雨声悲叹声,枉此一生;险事难事天下事,争当勇士。
(1)顾宪成学者的对联体现了公民要树立什么观念?胡耀邦同志的对联体现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意识?
(2)请你仿写一联,激励人们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