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运动主要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2分)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漫画与建国后的什么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中现象的原因。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停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随后进行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山势高大,主要山峰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井冈山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4%,景区内拥有各种植物3800多种。
材料2(井冈山)反动力量薄弱。这里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党的组织基础,并且留有一定数量的农民自卫军。
材料3 “上山(井冈山)之后,毛泽东还提出:红军要严格执行‘行动听指挥, 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的三大纪律和‘上门板,捆稻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的六项注意。”
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解答毛泽东当初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
(2)请你进一步解答工农革命军能够在井冈山站稳脚跟的原因是什么?
(3)从毛泽东领导军队进攻中心城市受挫后,进军井冈山成功开辟革命根据地的事件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召开地
B.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的地区
C.二战开始后最先遭到德军突袭的国家
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地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据材料三,改革后俄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如何?(1分)说明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歌词
请回答:
(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有什么重大意义?
读图学史
(1)上图人物是谁?他被誉为什么?
(2)我国(与右图相关的)叫什么政策?是何时通过什么会议制定的?
(3)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个格局是怎样的?
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⑴新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⑵台湾与大陆的第三次分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⑶当前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⑷新时期我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祖国统一而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⑸例举上述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范例。
⑹写出一个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民间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