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卫星探月。我国于2003年3月1日启动第一个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该工程总体上要完成四大科学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该工程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有工程设计、卫星系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系统、地面应用系统、巡视器系统等等。我国已发射了五颗嫦娥卫星,从2007年10月24日的“嫦娥一号”探测并获取了月球表面相关数据,到2014年10月24日的“嫦娥五号”验证了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的相关技术等重大突破,每一次都体现技术更新、难度更大、任务更复杂的特点。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嫦娥工程”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延迟退休是针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过低提出来的。中国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1953年作出的规定。建国初,我国预期人均寿命只有40岁左右,现在则是74.8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和预期寿命都发生巨大变化,建国初期制定的政策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有必要调整。
我国制定延迟退休方案的举措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随着西方社会金融风暴的爆发,经济滑坡,一些国家人士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资本论》,掀起了学习《资本论》的热潮,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选为“千年思想家”。《资本论》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作品要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文艺作品的旋律要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
央视首播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还引发了社会对美食、民俗、文化认同等话题的热烈探讨,更带来了商机。地方特产、锅碗瓢盆热卖,“美食之旅”使旅游线路成为热门,一部纪录片火爆了媒体、商家和产业。
请你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简析《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经济效应。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油价上涨到5元/升,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升,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汽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柴油需求量不断上升。
(1)结合材料分析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的。
(2)运用“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