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这段记载反映出(   )

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
C.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
D.当时分封制度受到较大破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郭沫若在1925年写了一篇题为《马克思进文庙》的小说。在交谈中,孔子发现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大同理想“不谋而合”,马克思也发现自己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孔子“完全相同”;最后,马克思慨叹:“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远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一个老同志!”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

A.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救中国 B.马克思看法与孔子思想具有相通性
C.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D.宣传马克思主义应以孔子为旗号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论;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重文轻理,倡新抑旧
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王韬认为:“当默深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文中的“默深先生”是指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李鸿章

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