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改变一生的闪念
①一个关于我的老师——李老师的故事,珍藏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
②多年前的一天,李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小孩偷书,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和七嘴八舌的呵斥声。
③李老师回头看看正在睡午觉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肯定是有个女孩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又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说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想到,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处于也许是人生中最困难的境地。于是,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④正如李老师所料想的那样,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旁边的售货员正在大声地斥责她。李老师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售货员说:“有什么事跟我说,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停的责备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地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⑤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敲门声。李老师打开房门,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李老师才从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了,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帮我摆脱困境,但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李老师也笑了。
⑴第②段至第⑤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⑵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⑶第③段“心中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
⑷从第④段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⑸第④和第⑤段都写到了“李老师”的笑,这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⑹女孩说……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句中“妈妈”一词表达了女孩怎样的情感?
⑺你认为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简单说明理由。
课文回眸室。
(1)张国强同学遇到的麻烦是__________
柯岩通过自身的经历告诫他_________
(2)读了本文,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本文,我知道写信的格式:
称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署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外 提 优
示弱
对于男同学来说,过分的怯懦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但是,也有这样的“怯懦”。
浩泉是个学习尖子。每次考试,他的成绩总是在班上稳坐第一把交椅。两个月前,班里来了个叫若文的同学。他的成绩也很好,没多久,夺得了全班的冠军。而且,他脾气随和,乐于助人,连原来经常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他利用各种机会,对若文冷嘲热讽,想以此消除若文在同学中的影响。若文对此只是付之一笑。
这天中午,若文在食堂里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浩泉便趁机借题发挥,把一碗汤全泼到若文身上。这下可犯了众怒,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斥责浩泉,更有些好事者,在一旁拼命鼓噪:“若文,揍他,揍他!”
若文像大理石雕塑那样站立着,一动也没动。有的同学失望了,反过来责怪若文:“嘿,没想到你那么懦弱,被人家欺负到头上也不敢吭声!”
这时,老师走过来了,她问:“出什么事了?”一个同学附在若文的耳边说:“别便宜了那小子。”可是若文却轻描淡写地对老师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己不小心碰了他。”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涮”的浩泉,这时像碰见了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老师走后,他才嗫嚅地对若文说:“把脏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了吧!”“噢,我自己洗。”“不,不,是我弄脏的……”
结果两人拿上水桶,一道高高兴兴地来到洗衣服的水池边……从此浩泉和若文成了好朋友,原来以为若文怯弱的同学也因此改变了看法。前几天,若文还被同学们一致选为班长呢。
(1) 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冷嘲热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描淡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文真的是怯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来经常围着浩泉的同学,为什么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想象一下,在洗衣服的过程中,若文和浩泉会说些什么悄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的收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文 在 线
我小时候是个骄傲的孩子,听到了一些夸奖,就觉得自己比谁都强。班主任曾找我谈过话,给我讲过“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故事,也说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话,当时我是不完全懂得的。青年时代因为写出了一点作品,也曾飘飘然过。那时候妈妈还在,虽已身患重病,还是不时地告诫我:不要忘记小时候班主任的教导呀!
(1) 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②飘飘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怎样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想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让我们一起记住“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吧!一个人________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________他________会停止前进,______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________他能不断找出自己的短处,不断发现与学习别人的长处,他______会飞快地进步,越来越奋发乐观。
(1)按原文填空。
(2)短文中名言的表面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在课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故事。
会说话的标点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把《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一个出版商,好久没有接到消息。雨果便写了一封信去问。
信是这样写的:
“?——雨果”
出版商的回信写首:
“!——编辑部”
不久,《悲惨世界》这一轰动世界的长篇巨著终于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