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易卜生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记得有一次,正赶上过年,天下着雪,让本来就泥泞的路更加难走。爸爸妈妈站住了,两双眼睛都询问似地看着我。我知道他们是想让我像以往那样爬到他们背上,然而看着爸妈手里重重的行李,我一挺胸,大声说:“我能行,让我自己走吧。”于是一路上,留下了一行小小的歪歪的脚印。摔了不知多少次跤的我终于迈着自己的双腿走过了五六里泥泞的山路。那一次,8岁的我有点明白何为 “自立”:自立就是不依赖别人。
四年级时大伙儿去星云湖郊游,在那儿我们学会了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在那儿我学会了包饺子煮馄饨,在那儿我和同伴挎着篮子挖野菜,并按照多劳多食不劳不食的原则分配食物,在那儿我们动手把宿舍里的臭虫消灭干净,在最后一天的活动中,我和我们小组的同学手忙脚乱地搭灶、洗 菜。终于,一顿午饭在我们的手中诞生了。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更深地了解了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靠自己的劳动独立生活。
我在一岁岁地长大,对“自立”的理解也在一层层地加深。为什么孩子跌倒了,母亲要他自己爬起来?为什么美国总统里根的儿子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父亲是总统?为什么“自立”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为,自立的可贵性正为越来 越多的人所了解,自立的人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自立的人不会被小小的挫折吓倒,自立的人有股可贵的韧劲和信念。而我们,正需要这个!
想到这儿,我握紧了拳头,给天空一个自信的微笑,并暗暗地对自己说:“记住,人,贵在自立。”
⑴给短文加上题目。
⑵给第三自然段加标点。
⑶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多劳多食,不劳不食:                                          
②脱颖而出:                                                   
⑷缩句。
摔了不知多少次跤的我终于迈着自己的双腿走过了五六里泥泞的山路。
                                                                   
⑸短文写了哪两件事?
A .                           B.                             
⑹自立就是         自立就是       自立的可贵在于        
⑺读了本文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感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动物的“慈母”心
你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食。小鸡“玩”累了,就让它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下雨了,化展开翅膀,犹如换汤不撑开的大伞,为小鸡——。
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等动作好像人类一样。当小熊猫隆重世间,母熊猫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舔干孩子湿漉漉的皮肤。当孩子会走后,勇猛妈妈紧跟在后,用爪子“擦掉”小仔身上的泥土。
许多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还会来一套“调虎离山”计。比如在灌木从中,一窝刚出壳的雏鹌鹑被狐狸发现了。正在屋中的母鹌鹑为了孩子免遭不幸,“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好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鹌鹑。爪子以为猎物唾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雏鹌鹑猛地扑向母鹌鹑。但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挣到时,母鹌鹑便机灵的——。但也有时来不及逃避,为了孩子的安全,母鹌鹑成了狐狸的腹中之物。
(1)写出近义词:
紧贴——()唾手可得——()
(2)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①母鸡招呼孩子啄(),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
②母鹌鹑为了孩子()遭不幸,“扑”的飞了出来。
(3)按要求填空。
①母鸡“咯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这里的引号表示:()
②题目《动物的“慈母”心》中的引号表示()
③文章第二节,作者从()和()两方面叙述母熊猫关心、爱护小熊猫的。
(4)“调虎离山”计,在课文中具体指
(5)在“母鸡撑开大伞一样的翅膀”句中作者把 比作
(6)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①文章赞美了母鸡对小鸡的爱。
②文章赞美了母熊猫爱小熊猫以及母鹌鹑爱小鹌鹑。
③文章赞美了动物都有可贵的母爱。
④文章写母鸡、母熊猫以及母鹌鹑关心小鸡、小熊猫和雏鹌鹑的事例。
(7)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使前后联贯。
(8)你还了解哪些动物对孩子的爱,选一件写下来。(不低于200字)
———————————————————————————————————————

依据课文内容回答。
(1)“两股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中的“光明”指的是
(2)《城市的标志》一课中,城市的标志指的是()。其中法国的梧桐是()城市的标志;长春市的标志是()

按原文填空。
最后只剩下树,在()地守护着();只剩下了树,在()地维持着();只剩下了树,用()在滋润着这个城市中()的心灵

短文二
一世荫凉
我渴望着拥有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是一种奢望。
第一次穿裙子是在10岁的夏天。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穿上那条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黑裙子是怎样难捺的喜悦,便不顾正午阳光的赤热,风儿一样穿梭于大街小巷。尽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狗吐着舌头倚在墙角喘息,还有产蝉的聒噪。
当我大汗淋漓、小脸通红地回到家时,看见母亲弯着腰在菜地里拔草,她顾不得拢一拢掉在额前已被汗水沾住的发丝——母亲精心侍弄这块菜地,指望着用它换来油盐酱醋,连同我们的书杂费用。
我只是沉浸在拥有了这条裙子的兴奋里。我没有在意母亲的责怪,更没有觉出母亲那疲惫的、佝偻着的身子是怎样的刺目,是怎样的触痛我,这是我后来想到的。
但很快地,我便没有了当初穿上裙子时的心情。因为同学们穿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花裙子,一个个花枝招展,小公主似的。只有我的裙子黑乎乎的,怎么跑,怎么跳,都像个“老小人儿”,全没有了活泼的气息。同学们的眼光怪怪的,有的指手画脚,有的嗤嗤地笑。我涨红着脸,逃也似的跑回家,把裙子扔在母亲的怀里,不管母亲满脸的惊愕,哭喊着要花裙子。
母亲抱着裙子的手有些发抖,黑瘦的脸上就有泪水扑簌簌地往下落,裙子也被泪水浸湿了一片。我慌了,母亲从来没有哭过,他一定是生我的气了。我赶忙扑到母亲怀里,央求道:妈,你别哭了,我再也不要花裙子了。母亲搂着我哽咽着说,慧儿,等我把这茬儿菜卖了,妈一定给你做条花裙子。
那一年,由于贫困,我没能穿上花裙子。那条黑裙子,母亲把它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包袱里,宝贝似的锁了起来。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我终于有了一套又一套美丽的裙子,渐渐地就把黑裙子淡忘了,自然,还有黑裙子带给我的不愉快。
后来,我发现商店的柜台上赫然摆挂着黑色的长裙、短裙,非常引人注目:大街小巷,姑娘们身着黑色裙装居然是那么端庄,那么飘逸。我不禁对黑色偏爱起来,蓦然想起母亲为我缝制的裙子,便求母亲拿出来,母亲不解地看了我一眼,就开了锁,把它找了递给我。我捧着这小小的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难道是沧桑的往事使得它如此沉重吗?
母亲说,我何尝不想让你穿得漂亮些?那时候家里实在没有一分闲钱。给你做裙子的那块布是你外婆留给我的,看见它我就想起你外婆是怎样一分一厘地攒下了两块钱,买了那块布。奔向你能高兴,却不料你嫌它丑。
我看着这条给过我短暂快乐,凝结着外婆的汗水,洒满着母亲泪水的裙子,感觉它是那么亲切。我愧对母亲,由于我的无知,无端地伤害了母亲,她本想送给我一个清凉的夏天,我却不加掩饰地把母亲心中的美好掠夺得一干二净。那条裙子在母亲眼里胜过多少绫罗绸缎,她把最珍贵的东西毫不吝惜地给了我,我却幼稚地否定了它的价值。
如今,这条黑裙子挂在了我的衣橱里。看见它,我便想起那个夏天,母亲在烈日挥汗如雨、辛勤劳作的情景;还有她在灯下一针一线地把母爱注入细密的针脚,为我撑起一世荫凉。
(一)比较词语,正确选择。5
希望渴望盼望奢望期望
⑴能到九寨沟游玩是我()已久的事情,今天才如愿以偿。
⑵对于改变家乡面貌我们满怀()
⑶我()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祖国早日统一。
⑷一条美丽的裙子,对于小时候贫穷的我来说是一种()。
(二)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我”捧着裙子,觉得它很重很重,是因为母亲把对外婆的和对女儿的缝入了这条裙子中。
(四)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

短文一 20
敬重卑微
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如此有秩(zhì c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山火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干开拓求生之路。
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卑微微薄)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卑微微薄)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单薄卑微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人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一)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和词语划掉;在第9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二)选择近义词,在这个词的下面划“——”
尤其(是在特别其实) 开拓(开展开辟开阔)决断(决定决心坚决)
(三)联系短文内容理解句子,然后回答句子。
⑴短文共三个问句。第一个是设问句,在文章中起到作用,第自然段是这个设问句的回答。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
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请你用“——”把它画下来。
⑵第8自然段中,作者把比作“一根细小的针”。
⑶文中有一个不是四个字的成语,请你把它找到并抄出来。
(四)读5、6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⑴第5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话与前文“”句相照应。用“~~”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由文字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⑵第6自然段中,蚂蚁“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灭的行为体现体现了蚂蚁的精神:
(对的画√错的画Ⅹ)
体现蚂蚁牺牲的精神()
体现蚂蚁母爱的精神()
体现蚂蚁助人为乐的精神()
(五)回答问题(任选一个问题回答)
⑴“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话回答)
⑵你最敬重卑微者的哪一点,为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