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题。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 ②何谓仁君 ( )
③向者任座之言直 ( ) ④亲下堂迎之( )
(2)下列各句与“以封其子击”中“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屠惧,投以骨 B.策之不以其道 C.以其境过清 D.具以假山显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1)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2),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3)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4)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到边碑,人问曰:“卿能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性善算,做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能成,无所改定。
【注释】(1)蔡邕:东汉末年文学家(2)车骑填巷:意思是到蔡邕家的人很多。
(3)倒屣:把鞋子穿倒了。 (4)王公:特称王粲的祖父王畅解释下列划线词。(4)
(1)宾客盈坐() (2)尽当与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是______(2)
A.于是就让他背诵碑文 |
B.于是就让他背出并吟诵诗文 |
C.于是那人就背着他让他吟诵诗文。 |
D.于是就让他背对着石碑背诵碑文 |
蔡邕是个爱才之人,在文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述)
蔡邕说王粲有异才,是因为王粲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短语表述)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上述语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陶渊明是______(朝代)田园大诗人(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含义。(有括号的是加点的)(3)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对上述语段理解有误的是_______(3)
A.“皆叹惋”写出村中人为自己不知道外面的世事变迁而惋惜。 |
B.“皆出酒食”一句充分表明村中人生活富足而又热情好客。 |
C.村中人的自述表达了人们厌恶战争、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
D.“不足为外人道也”道出了村中人希望保持宁静生活的心声。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解铃还需系铃人
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宋·惠洪《林间集》)解释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少:
(2)独法眼禅师深奇之奇: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泰 钦 适 至 法 眼 举 前 语 问 之 泰钦 曰 大 众 何 不 道 系 者 解 得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最简洁的话表述出来。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下面题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选出下列句子或成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 B.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
C.恐托付不效/东施效颦 | D.以咨诹善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从选文中概括回答。
从作者回忆、、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此空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之情。你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①,数谮②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注释]①慈:慈爱。②谮:说坏话,诬陷别人。下列对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性至孝(极端,非常)B父前数谮之(多次)
C每使扫除牛下(常常)D母常欲生鱼(没有煮过的)圣人认为孝是德行的根本。有人说孝道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东西,现在社会进步了,孝道和德行都过时了。你认为还有必要提倡孝道吗?为什么?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