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程晏在《内夷檄》中说:“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矣。”材料说明当时( )
A.文化认同是区分“夷、夏”的关键 |
B.唐朝人抛弃了“夷夏”观念 |
C.儒家文化得到周边民族的广泛认同 |
D.周边少数民族主动归顺唐朝 |
主父偃劝说武帝“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武帝从其计
A.推行“推恩令” | B.设置刺史 | C.建立中朝 | D.酎金夺爵 |
宋代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其“财也收了”是指
A.设置通判 | B.设枢密院 | C.制钱谷 | D.设三司 |
汉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是
A.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 | B.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 |
C.“七国之乱”的发生与平定 | D.刘邦铲除开国功臣 |
从汉朝到明清宰相大臣的上朝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礼仪不断等级化的趋势 | B.君臣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 |
C.皇帝与大臣的身份地位不断变化 |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
秦始皇把地方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最重要的保障性措施是
A.设丞相协助处理全国政事 | B.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
C.废分封,行郡县制 | 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