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以者、不以者也。民者,君之本也。使人以其死,不正也。”与之思想相近的是
A.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 |
B.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
D.治民无常,唯法为治 |
下列现象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能够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有
①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抒发对妻子真挚的爱情
②许多富商建造的宅第带有美丽的花园和宽敞的阳台
③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④出现了用方言翻译的《圣经》
A.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
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 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
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 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 B.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
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
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 |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
C.都批判了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 |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