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面对上述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3)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决议:“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是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到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回答:
(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两次革命?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布尔什维克党为完成“新高潮”的任务而选择了什么方式?

材料一: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应按下列基础进行分配,首先应分配必须数量的粮食,以满足当地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粮食不应移走,而应留在当地,所有征的粮食应立即无条件地送往粮食征集中心,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上级指令执行。───列宁《关于收割队和征粮队的法令》
材料二: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革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范围实行交换。───前苏联文件
认真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别是列宁在什么背景下实行的什么政策?
(2)这两种政策从内容上看有何不同之处?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列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几条合理的建议。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
(2)他对人类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
(3)请你搜集有关他的故事,并谈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的发言,其中有四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宁亲自领导了二月革命。起义军英勇善战,很快攻克了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斯莫尔尼宫,起义取得了胜利。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探索俄国富强之路的过程中,为了抵制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列宁被迫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难关。
(1)错误:改正:
(2)错误:改正:
(3)错误:改正:
(4)错误:改正: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并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上面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面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